倡导公筷公勺分餐, 推行文明生活方式
- 时间:
- 浏览:199
- 来源:欧美人体
分餐能夠有效降低細菌和疾病的傳播
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聚食制(又稱夥食)已有上千年的歷史。近年來,共餐共食成為乙肝、幽門螺桿菌等病毒傳播的一種重要途徑,嚴重影響瞭居民身心健康。世界衛生組理論片帶中文2019 織公佈的《2018全球癌癥統計數據》報告,2018年我國新增的癥發病例數380.4萬例、死亡病例229.6萬例,胃癌的元兇就是幽門螺桿菌。根據《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》,全球大約有3.25億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,2015年病毒性肝炎共造成134萬人死亡,而我國又是全世界感染乙肝病毒人數最多的國傢。
分餐可以有效降低食物浪費
近年來,伴隨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居民在外就餐時食物浪費現象嚴重,尤其婚喪嫁娶用餐鋪張浪費現象較為普遍。根據2018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聯合發佈的《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》,調研發現,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93克/人/餐,浪費率為11.7%。初步測算,2015年我國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在1700至1800萬噸,相當於3000至5000萬人一年的性愛照片食物量。采用分餐制,鼓勵適度點餐,餐後及時打包,將成為減少食物浪費的有效手段。
分餐具有明顯的低碳與環保協同效應
2019年,鄭林昌教授出版的《低碳環保發展綠皮書——中國低碳、環保與發展的協同評估(2005-2017)》指出,在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,需要充分發揮低碳與環保的協同效應。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《2017-2022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》統計,2015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就已經達9500萬噸。如果分餐制能夠將城市餐廚垃圾產生量降低10%,僅2015年城市餐廚垃圾產生量減少量接近1000萬噸。作為推動低碳與環保協同的重要領域,分餐不僅可以有效減少餐廚垃圾排放,同時可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。
(劉曉潔 博士,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)